当前位置: home >> Content

The return of Map of Great Sceneries, Ancient...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3-12-25 [来源]: [浏览次数]:

世間孤本《古今形勝之圖》“回家”

金國平

The return of Map of Great Sceneries, Ancient and Modern, a rare collection

12月23日上午11時,《古今形勝之圖》的贈送儀式在北京舉行。贈送方為臺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李毓中教授專程來京,代表中心主任黃一農院士將《古今形勝之圖》送歸祖家。接受方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張志清副館長、林世田副館長和國際(臺港澳)交流處處長張煦等參加了儀式並向黃一農院士頒發了捐贈證書。有關專家、學者張凱研究員、林梅村教授、金國平教授、韓琦研究員、遊博清博士、蔣薇博士等參加了活動。此次贈與是日益頻繁的兩岸交流的又一新篇章。據張志清副館長表示,中國國家圖書館有意在2014年舉辦一個展覽,向國人展示這幅在外漂流了440年的珍貴地圖。據悉,澳門有關方面也可能聯繫舉辦類似的活動。《古今形勝之圖》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在福建龍溪縣金沙書院刊刻。有數張繁衍圖存世,如章潢的《圖書編》中的《古今形勝之圖》、吳學儼等編繪於1645年的《地圖綜要》內附錄的《華夷古今形勝圖》和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的《輿圖畫方》稿本內的清康熙四十年由華士望摹繪的《古今形勝圖》。《古今形勝之圖》通過閩南人和西班牙人,穿太平洋,越大西洋,於1574年抵達地中海畔發現新世界的啟航地——塞維亞。臺灣清華大學和塞維亞印地亞斯總檔案館聯合制作的高清度原尺寸(縱115厘米,橫100厘米,木刻墨印設色)複制件不僅提供了清晰的圖像,還為識別上面的手寫西班牙語筆跡提供了可能。它為展開一多視角、多方位的跨學科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李毓中教授據此新版本所做的筆跡研究,無論是在深度和廣度上,均超越了日本學者榎一雄的論述,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古今形勝之圖》傳人歐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是迄今為止所知的最早傳人歐洲的一幅中國全國及周邊地區地圖。

同天下午2:30,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學術研討廳由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召開了一個小型研討會。中心主任張西平教授主持。李毓中教授、張凱研究員、西班牙駐華教育參贊Maria Fachal女士和金國平教授做了發言。李毓中教授就此圖的研究意義作了介紹。張凱研究員認為,《古今形勝之圖》的中文注釋文可被視為一獨立成篇的《古今史地概略》,其西班牙文的譯文應當被視作是第一部從中文翻譯成西方文字的著述。Maria Fachal女士代表西班牙駐華大使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希望今後加強對此圖的研究。金國平教授對此圖上所包含的澳門及葡萄牙人的信息做了介紹。嘉靖年間,整個香山縣還是一個大島。早期葡語文獻稱“香山島”為“Ilha de Macao(澳門島)”。18世紀法文和19世紀英文文獻亦如是稱。此圖印證了西方人士的稱呼與當時的實際地理狀況吻合。雖未標出澳門,但圖上有手寫的西班牙文的題記曰:“葡萄牙人在此”。駐菲律賓總督Guido de Lavezaris在所附的西班牙文說明中,提及:“葡萄牙人遣使前往晉見國王走的也是驛站”。因此,這張地圖對澳門而言,也意義重大。看來應該收入澳門歷史檔案館存檔和在澳門博物館中作為永久展品展出。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心副主任柳若梅教授、楊惠玲副教授、海洋出版社副總編輯劉義傑先生、中國國家圖書館輿圖部兩位館員和中心的多位博、碩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