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李雪涛教授参加德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的学术会议
Prof. Li Xuetao, vice director of the Sinology Center, participates in a Symposium
Sponsored by the German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年10月7-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李雪涛教授在德国位于哈雷(Halle)的国家科学院(Leopoldina–National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参加了“世界观:从地球仪到全球化”(Weltansichten. Vom Globus zur Globalisierung)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议,并做了题为“利玛窦世界地图在思想史上的意义”的学术报告。
李雪涛在报告中认为,利玛窦世界地图在思想史上的意义在于它将中国人的“天下观”改造成了“世界观”,人们不再生活在一个格子式的平面上,而是一个圆形的球体上,中国也不再是天下的中心,而是众多国家中的一员。他指出,利玛窦中文世界地图不论从其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来讲都是利玛窦与他的中国合作者共同创造的结果,因此很难说究竟是“欧洲的”还是“中国的”,理应是西东文化互补的结果,是两个文化相遇的产物。
题为“世界观:从地球仪到全球化”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为期两天,是国家科学院新成立的“科学及学术史研究中心”(Studienzentrum für Wissenschafts- und Akademiengeschichte)所召开的首次次国际会议,邀请了包括德国、瑞士、俄罗斯、中国在内13位学者参加。
始建于1652年1月1日的德国国家科学院,目前拥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1400多名院士,是德国拥有院士最多的科学院。科学院共分为四个部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医学以及行为、社会和精神科学。